<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县区动态

        【绿园区】“双线并行”塑造品质民生

        时间:2022-08-22 13:54 来源:
        【字体: 打印

          如何定义“幸福”,绿园区居民用生活日常来解答——

          迎着挂在天边的金灿灿的夕阳,普阳街道花园林苑小区居民王盛懋和邻居们相约一起到花园红巷党建广场遛弯儿,拿出手机,连上免费WiFi,一边听新闻一边看风景,“广场是新建的,健身路径和WiFi是新装的,家还是20多年前的家,环境却发生了大变化,更舒适了,也更美了,住在这就是幸福的晚年生活。”

          同样的夕阳下,银融社区居民老李也在和队友们一起“遛弯儿”,戴着红袖标的他们认真巡查小区内每一个角落,看环境卫生,看消防安全,时不时与邻居们聊聊,了解社情民意,“在退休之后,能参与社区管理,发挥余热,我觉得很幸福。”

          ……

          一幅幅美好生活图景点缀在绿园版图之上,百花怒放的幸福画卷已然展开,绿园区委书记宋长者说道:自全区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创建活动以来,区委切实将“幸福小区”创建作为构建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坚持一套体系抓落实、一个声音抓发动、一个步调抓推进,对标“八好三十有”标准,启动实施“六大行动”,围绕居民自治、物业联建两类攻坚方向,调动市区两级包保干部、居民群众、物业企业、属地干部四方积极性,推动责任向小区压实、组织向小区延伸、力量向小区下沉、资源向小区投入、典型在小区树立,全力争创一批居民自豪、外人向往的“最美小区”。

          从“周边观望”到“主动认领”

          居民自治提升归属感

          “小区大门造型是居民投票选出来的。”

          “这是升旗台,我们每周一都会举办升旗仪式,升旗手与护旗手都由居民担任。”

          面积不大的花园林苑小区一步一景,小区邻里党支部第一书记李平介绍,“小区旧貌换新颜,靠的是居民自己,每一处景观的打造都有居民积极参与的身影”。

          一个月前,小区可不是这幅光景。这里本属于老旧散小区,自创建“幸福小区”以来,区委组织部定点包保,派出5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5栋居民楼,坚持核酸检测、民主议事、设施施工、创建活动“四个必到”,牵头成立小区邻里党支部,组建居民自治小组,引领居民共建幸福家园。

          “小区改建的第一步就是封闭管理,加围栏、安升降杆等需要筹集居民自治款,平均下来,每户120元。”自治小组组长肖玉成回忆,当时,大多居民持观望态度,下沉干部便与社区工作人员连续半个月上门“攻关”,解释资金用途,讲述封闭管理优势,边劝解边开工,不到一个月时间,小区发生了大变化,建凉亭,修广场,划停车位……埋头苦干的下沉干部和华丽变身的小区让居民看到了绿园区创建“幸福小区”的实干态度,也激活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如今,居民们不仅主动找到邻里党支部交自治款,还要求认领任务,为小区“打工”。

          “我们计划把小区划分为不同责任区,由居民以小组形式认领,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等。”李平说,居民自治不仅充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也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大家庭”的幸福。

          从“单兵作战”到“三驾马车”

          物业联建推动治理高效运转

          “我们之前走访时,有些老人说,楼道里的大件堆放物是废弃物品,需要我们帮忙处理。”

          “我们几家物业公司联合组建志愿服务队,先清理大件堆放物。”

          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丰和林苑小区党群服务站里,小区物业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三长”正在召开联合议事会,讨论楼道堆放物清理整治行动的具体方案。这已经成为社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银融社区已与多个小区物业联合开展了清理环境卫生专项行动、入户排查“敲门行动”等,聚合力,解难题。

          “物业联建不仅缓解了社区人力不足的问题,也能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银融社区党委书记陈春梅说起的物业联建是绿园区创建“幸福小区”又一主要途径,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物业企业力量,打造一支专业服务联队。

          此前,绿园区专门制发了组建街镇物业企业联合会及其党组织10项措施,推动组建7个街镇层面物业企业联合会,成立24个物业企业党支部,持续推动物业企业、业委会、社区“三驾马车”高效运转。目前,绿园区已打造和兴物业、凯悦物业等10个“红心物业”示范项目。

          从“多元共治”到“全员共享”

          小单元撬动大治理

          建立社区安全、邻里互助等公益组织,定期进入小区开展养老托幼、技能培训等公益服务;加大老旧市政供水、供热、供电设施改造建设力度,提升小区要素保障能力;在全区小区(楼院)普遍建立功能型小区邻里党支部,全力参与小区应急处置……在一次次实际行动中,绿园区不断建强治理小单元,推动“幸福小区”创建走得更实更远。

          而持续推进幸福步调的正是绿园区实行的有效举措——

          召开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创建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明确创建活动88项职责任务,统筹下沉干部资源,组建成立426个小区(片区)功能型邻里党支部,成立24个物业企业党支部,推动市区两级42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小区包保对接。

          依托物业活动室、驻区单位资源建设133个网格(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通过经费投入一点、企业支持一点、基金捐助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等,整合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多方聚合治理资源投入“幸福小区”创建,破解瓶颈难题。

          细化“八好三十有”标准,启动干休片区等一批居民自治型幸福小区、金色欧城等一批物业联建型“幸福小区”创建,力争年底前打造18个市级、40个区级“幸福小区”。

          随着各方力量下沉,各项举措落实,幸福画卷正在绿园大地上徐徐展开。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