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测管协同执法模式,对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的涉水企业坚决做到“零容忍”;严肃查处燃煤锅炉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实现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今年下半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深入落实多项执法专项行动,形成执法高压态势,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加速推进美丽长春建设步伐。
开展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及重点风险源和自然生态执法专项行动——检查涉疫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等生态环境制度执行落实情况以及各单位医疗废水处理情况、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适时开展“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检查全市各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违法开发建设,查处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等。同时,强化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
开展大气专项和建设项目及排污许可证监管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秸秆全域禁烧、燃煤锅炉供热企业、“散乱污”企业以及大气重点污染源执法检查行动。逐步运用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控秸秆违规露天焚烧。严厉打击不正常运行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自动监测数据超标、第三方检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重污染天气发生时,组织重点企业完善制定“一企一策”减排方案,监督企业落实应急减排措施。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防止死灰复燃。
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增加对生态环境部审批和省级审批重点建设项目的抽查频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落实情况,严肃查处环评、监测、管理台账等领域弄虚作假行为。
开展涉水执法和督察整改重点任务专项行动——对重点排污单位、污水处理厂开展排查,强化点源监管,推动实现劣五类水体清零,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列出的重点信访案件开展清查、复核工作。
开展夏季攻势交叉和危废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关注夏季存在的扬尘、噪声等突出环境问题,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市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严格管控工地夜间施工噪声、工业企业噪声及餐饮服务业噪声排放。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执法检查和监督性监测,督促指导企业对照标准要求开展含VOCs物料无组织排放环节排查整治。加强水重点监管企业和直排企业管控。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产生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园区及企业进行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转运、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开展污染防治秋冬会战和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执法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秋冬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巩固提升大气、水生态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方面,重点开展秸秆全域禁烧专项行动,对燃煤锅炉及挥发性有机物持续开展测管协同工作,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组织开展碳排放监督执法检查,积极指导和支持企业开展排放控制,协助企业落实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等工作。水环境质量方面,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监管。继续做好“三年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确保放射源与防射线装置安全运行率、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消除辐射安全隐患。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将采用“专家组+执法组”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非现场、智慧监管平台等执法手段创新,从企业根本需求、群众急难愁盼角度入手,指导帮扶企业发现问题并共同推进解决,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