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长春 >  民生改善

        我市积极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

        让技能人才在长安心就业各显其能

        时间:2022-08-08 09:54 来源:
        【字体: 打印

          “师傅,公司刚交给我们一个新任务,负责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与调试,月薪能达1.5万元以上。这下子我们在长春安家,更有底气了。”说这话的是张皓然,今年刚毕业于吉林省中光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得知将被企业重用,他和同伴陈伟东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老师王晨霖。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缘何能在企业承担重要工作?

          “这得益于去年人社部门组织学校积极备战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凭借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项目摘得学生组桂冠,使我们的就业路走得更稳了。”陈伟东说。

          近年来,市人社部门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氛围日益浓厚。

          打造技能比武“练兵场”

          被张皓然称为“师傅”的王晨霖,是位“00后”。别看年龄不大,自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机电一体化项目优胜奖,这位年轻人便开始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如今,他一边备战大赛,一边担任学校竞赛教师,以自身职业技能带领更多年轻技能人才站上更广阔舞台。今年,王晨霖还获得了“365bet手机网址多少_365bet注册送36_365bet足球联赛师徒工作间领办人”称号,“人社部门不仅为我们搭建比赛平台,还为我建起工作间,使我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助力他们更好就业。”

          目前,我市每年约有4万名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与各类竞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为例,我市选手所获奖项占全省半数以上,标志长春在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上取得新的突破。此外,我市选手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还斩获10个赛项15个组别的第一名,25名选手和指导教师获得“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今年,我市涉及竞赛工种达400余个,373家企业开展了126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参与人数达39002人次。

          为优秀技能人才铺路搭桥

          “自2020年被评为‘长春技术能手’,很多人来找我学习茶艺,令我感受到了长春‘筑巢引凤’的诚意。”评茶师、茶艺师宋子跃搭乘长春礼遇贤才的“东风”,以年培训近300位茶艺人才的速度,向市场输送技能人才。令她更感高兴的是,不仅长春本地,还有许多外地慕名参培茶艺人才,学有所成留长就业创业。她说:“这与长春为优秀技能人才铺路搭桥的优渥环境分不开。”

          宋子跃的话不无道理。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长春技能大奖”“长春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聚焦高技能领军人才,对标国家级、省级评选标准,打造长春技能人才库。截至今年7月,已评选“长春技能大奖”17名、“长春技术能手”20名。我市还积极推荐5名高技能人才获评“中华技能大奖”、70余名技能人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0余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鼓舞带动了更多一线技能人才立足岗位谋发展。

          筑牢人才培养“蓄水池”

          在长春,还有许多像宋子跃、王晨霖一样的技能人才,以成长需求为牵引,充分享受从人才培养到技能提升,再到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政策“红利”。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以来,我市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目前,已遴选31家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24家企业已备案开展自主评价,共可评价100余个职业(工种)。

          不仅如此,三年来,我市共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7.5万人次,培训总数、合格率双双位居全省第一。去年,市人社局还积极探索,将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由10元/课时提高至20元/课时,国企职业技能竞赛补贴由每个赛项3万元提高至5万元,新型学徒制培训由财政部门预支50%补贴资金,实现全省率先突破,使得支撑长春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释放出强劲动能。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