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散养了200头肉牛,以繁育母牛为主,品种是西门塔尔牛,今年将达到500头以上。”
双阳区山河街道樊家村党总支书记荆伟波说,自从2021年美利生态养殖合作社将养殖基地在樊家村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后,掀起了该村肉牛养殖的热潮,带动了大量养牛散户。
一年多来,我市深入实施300万头肉牛产业暨“秸秆变肉”工程,全面夯实产业基础,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肉牛发展达到132.9万头,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5.7%。全市肉牛养殖场(户)发展到8万户,饲养量千头以上的达到10户,同比新增3户,饲养量超万头的达到2户,同比新增1户。全年引进优质基础母牛12467头。
今年,我市300万头肉牛产业暨“秸秆变肉”工程迈出新步伐。5月,全市召开的视频调度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将牢牢抓住“到‘十四五’末期全市肉牛养殖发展超过300万头”这条主线,力争完成今年全市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全市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45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
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我市将持续肉牛良种繁育、基础母牛扩群、肉牛育肥生产、屠宰加工、营销拓展和品牌运营、龙头企业培育、强镇大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等七大产业建设能力,稳步推进饲草饲料生产供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保障、政银保担联动支牧保障服务、肉牛产业数字化信息支撑等五大体系。
种业是核心。我市逐步打造种质资源“芯片”为首要目标,做好平原类群中国西门塔尔牛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升肉牛良种繁育能力,推进肉牛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省肉牛良种繁育的龙头核心;加快全市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达到64万头;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全市规模以上牛场达到1000家,千头牛场超过15家,力争全年出栏达到65万头;增强屠宰及深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头。
重点抓好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坚持种业品质优先,强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和养殖园区建设的规划指导,培育4个特色小镇、20个肉牛强镇、300个养殖大村、3000户养殖大户建设。将重点完成农安县巴吉垒肉牛养殖特色产业小镇4个集中养殖区建设,推动榆树市围绕五棵树镇传统肉牛养殖区域集中规划特色小镇并启动特色街区建设。
以加工业作为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市正在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认定龙头企业10户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保持在1户以上,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2户,超亿元企业6户。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接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强化市场营销。规划建设农安、公主岭肉牛交易市场,启动“吉牛云”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全市肉牛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年内将完成投资40亿元。全年开工千头牛场、屠宰加工和三产融合重点项目28个。
同时,我市正在持续抓好粪污资源化利用,今年7月完成收储运体系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试点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常态化运行的长效机制,将在今年8月至12月全面推广铺开;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五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等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