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宗教领域无疫情感染传播风险,保证宗教活动场所留守人员安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宗教局紧盯重点环节,务实举措,切实做好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工作统筹调度。9月3日晚,市宗教局召开各县区宗教工作部门负责人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内留守人员管理,严格核酸检测,做到“不少一轮,不落一处,不漏一人”。
压实属地三级责任。为夯实属地责任,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辖区内留守10人以上场所实行“三级包保”,专人负责场所留守人员核酸检测和“不进不出”执行情况,确保市里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位。同时,针对宗教领域特殊性,研究拟定了《宗教活动场所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履行包保责任、场所履行主体责任以及乡镇(街道)助理员、村(社区)协管员履行工作职责提供有效遵循,为市级督导提供有效抓手。“细则”形成后,于9月5日报市委统战部。
提升主体防疫能力。为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和应急处突能力,规范宗教活动场所闭环管理指挥体系,市宗教局制定并印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指挥体系指导模板》,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尤其是留守人员超过10人以上的场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制定本场所应急预案。
加强人员精确管理。疫情发生以来,市宗教局每日坚持宗教领域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场所留守人员进出动态管理,精准掌握场所留守人员情况和每日核酸检测情况、健康状况等,并重点做好有基础病人员的健康监测。
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本轮疫情出现后,局长王飞、副局长吴忠分别带队“四不两直”检查有留守人员的宗教活动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走访26处场所,覆盖13个县(市)区、开发区。同时,采取电话抽访场所61处,做到17个县区、开发区,五大宗教全覆盖。
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鉴于全市宗教活动场所长时间“双暂停”和疫情反复,广大信教群众产生急躁心理,教育引导各全市性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正向发声,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做好信教群众的解释疏导工作。
9月7日上午,曹武副市长先后到宽城区百国兴隆寺和长春新区万寿寺进行暗访,实地了解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对市宗教局采取“三级包保”、上门核酸等推动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